
劉木華委員:生豬養殖企業應積極關注并利用生豬期貨
發布時間:
2021-03-05 13:39
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我國生豬行業發展近年來成為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去年建議推出生豬期貨。近日,他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專訪時就生豬期貨上市以來的運行情況談了自己的看法,并對未來生豬期貨市場發揮更大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議。
作為農業界別的委員,劉木華去年向全國兩會提交了“科學做好頂層設計,不讓‘豬周期’再折騰”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建議推出生豬期貨,鼓勵更多人研究生豬養殖,讓供需信息更為透明,努力緩解豬周期影響。
今年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商所上市交易。劉木華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他時刻都在關注生豬期貨市場的運行情況。
“生豬期貨上市以來價格的波動,合理反映了未來我國生豬市場的發展預期。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期貨市場中來,體現出了生豬期貨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初步發揮?!眲⒛救A說,“期待未來生豬期貨功能得到更有效地發揮,為生豬相關企業提供更為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促進整個生豬產業平穩發展,緩解豬價波動對產業發展的不利影響?!?/div>
在劉木華看來,生豬期貨還處于上市初期,為促進未來生豬期貨、現貨市場更加平穩發展,相關各方還需共同努力。
“生豬期貨推出不到兩個月,有關部門需要不斷完善生豬期貨市場,促進市場平穩發展;同時要加強監管,做好風險防范,及時發現并制止違規行為。另外,作為我國首個活體交易期貨品種,生豬期貨交割環節可能存在疫病、疫情等風險點,需要交易所全方位做好相關制度安排。”他說。
劉木華認為,生豬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有助于生豬養殖企業合理安排未來生產計劃,建議生豬養殖企業持續關注生豬期貨,并積極參與套期保值或生豬“保險+期貨”等業務,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在未來的生產經營中更好地抵御市場波動風險。
他還建議,生豬產業的相關市場主體和管理部門以及行業研究者可借助期貨工具,加大對生豬產業大數據的研究,關注期貨價格等變化,做好對市場供需變化的跟蹤和預判。
劉木華今年繼續關注生豬養殖,將提交一份關于“大力發展生物發酵飼料倡導‘替抗、防非’節糧型生豬健康養殖模式”的提案,以促進我國生豬行業不斷轉型發展。
去年,他在對豬周期產生原因進行系統歸納時表示,生物安全是造成豬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年來,他輾轉江西當地諸多養殖企業,對新的生豬養殖模式進行調研?;谡{研,他在今年提出了“大力發展和推廣生物發酵飼料,助力我國生豬行業轉型發展”的建議。
“當前我國生豬養殖主要靠疫苗和抗生素來抵抗外來病毒。”劉木華在調研過程中深深感受到,近年來非洲豬瘟等疫情的傳播對我國生豬養殖安全沖擊很大,我國生豬本體的抵抗病毒能力較弱,導致生豬養殖風險較高。
他在今年的提案中表示,生物發酵飼料推廣應用是減少生豬養殖環境污染、防范非洲豬瘟等重大疫病、提高飼料利用率、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進畜牧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生物發酵飼料可以使飼料利用率大大提高,既節約了飼料,改善料肉比,還可擴大飼料原料使用范圍。部分調研數據表明,料肉比可下降10%、增重5%—10%?!眲⒛救A對記者說,基于此,推廣生物發酵飼料也有利于降低生豬養殖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滿足我國生豬企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在推廣生物發酵飼料方面,他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是應提高對生物發酵飼料新技術、新業態的認識水平;二是順應“禁抗”“無抗”的健康養殖形勢,加快修訂《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引入利于推廣使用發酵飼料的相關內容;三是研究制定生物發酵飼料相關標準和評價體系;四是出臺生物發酵飼料相關科技成果應用鼓勵措施和資金支持政策。
來源:期貨日報網
上一條
上一條